調研目的:
1、焦炭第一輪提漲為何遲遲不能落地;
2、兩會、煤礦事故對焦煤供應的影響,今年產地、進口煤的增量大概有多少;
3、焦煤2305合約交割相關問題;
4、產業端對煤焦價格走勢的看法。
調研時間:2023.3.14-3.16
調研路線:太原-呂梁-介休-靈石
一、主要觀點
1、關於焦炭第一輪提漲能否落地,多數被調研企業認為有困難,至少3月份以穩為主,難以落地,因為下游鋼廠不缺貨,庫存相對合理,不著急採購。而焦企利潤也在逐步修複。少數企業認為鐵水預期較好,焦炭第一輪提漲仍有可能落地。
2、關於焦煤供應擾動的問題,兩會、煤礦事故對焦煤供應的影響都是短期的,範圍也有限,目前兩會結束,煤礦事故的影響也在減弱,產地停產的煤礦都逐步恢復生產了。而關於今年焦煤供應增量問題,認為蒙煤大概有1000萬噸左右,山西增量不多,從投產到出量需要較長周期。
3、關於05焦煤交割問題,據被調研企業反映,本次交割大概率對標的是山西煤和蒙煤混出來的品種,其中蒙5+山西偏瘦煤基本能達到要求,成本降50-100應該就是極限了,最低倉單成本在1950(含稅)左右。
4、關於煤焦價格走勢,多數被調研企業認為焦煤有一定下降空間,但骨架煤種,像主焦、肥煤還是缺,比較抗跌。少數認為煤焦受到庫存較低基本面的影響下,價格將較為抗跌。
焦炭方面,現在矛盾不大,整體平衡略寬鬆,以穩為主。未來焦炭價格走勢主要取決於鋼材需求。對焦炭供應情況,存在分歧。部分認為下半年焦炭供應會逐步偏大;部分認為4.3米焦爐在山西和烏海地區仍然有一定占比,年底如果嚴格檢查退出情況,或許下半年會出現供需錯配行情。
二、調研企業具體情況
A企業:焦炭、煤炭貿易企業
(1)基本情況
企業所在集團資源較為豐富:股東1產品為焦煤、焦炭、天然氣等化產品;股東2產品為山西地區最優質的低硫主焦煤,產能為90萬噸;股東3擁有180萬噸洗煤產能,股東4擁有焦炭產能192萬噸,其中23年5月投產新設備,置換60萬噸產能,股東5為靈石縣某煤礦企業,產能90萬噸,主產1.7硫的主焦煤,股東6位於榆次區,產能60萬噸,主產1.0-1.2硫噴吹煤和動力煤等。
該企業依靠股東的自有礦資源,提供肥煤(1.3、1.8硫)、主焦煤(主要產品為1.3硫)、1/3焦煤、低硫瘦焦、瘦精煤、以及貧瘦精煤、噴吹煤等產品;還有從別的企業拿貨的一級、準一級濕熄焦和乾熄焦。
(2)運作模式
股東提供焦煤資源,與洗煤廠合作,由其尋找下游銷售對象的貿易模式;直接對接鋼廠,接單後再行採購(只接受預付款);與山西焦煤合作,山西焦煤分配部分煤炭資源給該公司,由其與股東(焦化企業)合作生產,再將產出焦炭賣給山西焦煤做外採資源(賺取加工利潤)。其主要焦炭、焦煤運輸為火運(股東有站台)。
(3)主要觀點
焦化廠虧損200左右開始自發限產,但整體比例較低,開始降價首先是氣煤降價,主焦煤、肥煤相對堅挺。對於第一輪提漲謹慎樂觀,認為落地是時間問題。
該企業介紹到,臨汾地區焦化企業大部分客戶為河北鋼廠,提價能否落地主要關註河北鋼廠庫存水平和利潤情況。
(4)參與期貨情況
目前已開戶,有計劃開展一些期現業務。
B企業:資訊機構
(1)焦炭2023年新增產能情況
臨汾地區仍然有部分4.3米焦爐已拆新建,但尚未投產,下半年仍有部分新增產量。2023年山西地區新增投產的煤炭產能3000萬噸,其中焦煤占比30%,全年焦煤投產產能1000萬噸。
(2)環保對焦炭供應的影響
目前環保限產對產量有影響,但拉長周期來看,可通過提前排產做到全年供應穩定。
(3)焦煤交割問題
目前市場關註的焦煤交割問題,蒙3受灰分指標過高影響無法製作倉單交盤面。蒙5目前製作倉單成本約為1950左右,坑口到口岸的雜費40-50元/噸。本次交割大概率對標的是山西煤和蒙煤混出來的品種。
(4)焦炭首輪提漲能否落地
本次提漲無法落地,主要受山西焦化企業開工過高,導致河北地區鋼廠庫存較高的影響。目前河北鋼鐵庫存為4.5萬噸,最高的時候達到6萬噸,日耗約為1萬噸。盤面高於2950時,港口核算成本與運費後,期現操作給出利潤空間,可能再接著漲。
(5)市場看法
展望未來,煤焦受到庫存較低基本面的影響下,預計價格將較為抗跌。
(6)焦化化產品利潤水平
焦化化產品品種不同,利潤水平也不一樣,22年甲醇是化產品里貢獻利潤最多的品種,一般焦化廠200元左右的化產利潤,可以覆蓋設備折舊和工人工資的成本;部分400元的化產利潤,主要是煤化工產線延長,能產出甲醇等產品。
C企業:動力煤貿易企業
(1)基本情況
該企業為動力煤貿易公司,其股東與某煤企合作一個煤礦,後該煤礦被併入一家大型能源企業,目前公司對該煤礦僅有股份沒有經營權。其年貿易量為3000萬噸動力煤,自有2個站台,通過瓦日線(70%火運)運輸至日照港,輻射至華東和華中電廠(包括國能、華能)。目前該企業採購模式為山西周圍煤礦、陝西煤礦的長協採購合同,只保數量,價格隨行就市。目前坑口價格1000左右,運到港口利潤倒掛,需要通過輪庫降低成本。
(2)港口倉儲費用
秦皇島煤炭價格與日照港價格基本相同,但日照港向南運輸更近具有成本優勢,目前日照港動力煤堆放有1個月免堆期,超過每日收取0.5-1元/噸費用。
(3)主要觀點
晉陝蒙共1.5億噸的電煤產量,23年共有3%的增量;火力發電與gdp增速匹配,預估同樣有3%的增量,全年來看基本供需平衡,疊加部分海外資源放量,整體價格中樞下行;焦炭方面,4.3米焦爐在山西和烏海地區仍然有一定占比,年底如果嚴格檢查退出情況,或許下半年會出現供需錯配行情。
(4)參與期貨情況
該企業已有期現團隊參與動力煤期現業務,後期動力煤價格回歸合理中樞,交易所放鬆管制後,仍考慮介入期貨端。
企業D:煤焦全產業鏈企業
(1)企業基本情況
產業鏈延伸較長,包含原煤採掘、精煤洗選、焦炭冶煉、現代煤化工、氫能全產業佈局、汽車裝備製造、文旅酒店地產等產業。
產能方面,擁有煤炭產能3000萬噸(主要是無煙煤、動力煤,分別在晉城、長治地區,煉焦煤較少),2座分別為6.25米(260萬噸)、5.5米(130萬噸)共390萬噸焦炭產能,甲醇 30 萬噸,LNG 2 億立方,合成氨 10 萬噸,高純氫 2 萬噸。公司擁有氫卡車製造基地,一輛車可享受30萬元補貼,目前產量很小,主要是自用,用於短倒拉煤。
(2)煤焦產品上下游情況
無煙煤、動力煤:主要通過大秦線鐵路運輸銷往山東。
焦炭:因公司煉焦煤較少,需要外採煉焦煤生產焦炭,主要在柳林地區及孝義附近200-300公里範圍內採購。主要產準一級焦。下游主要銷往山西省內、山東、河北、江蘇等地區,以直供鋼廠為主,為減少中間環節很少賣給貿易商。
(3)利潤情況
目前焦炭微利,化產品能補貼200-300元左右的利潤,焦炭基本不停產,因限產會影響到現金流,瞭解到別的一些焦化企業虧300左右會有停限產現象。氫也不賺錢,目前還在投入階段;公司主要的利潤點還是在煤上面。
(4)庫存
焦炭長期維持零庫存,焦煤有一些庫存,因為利潤高。
(5)市場看法
焦炭第一輪提漲能否落地:鋼廠雖不缺焦炭,但鐵水預期較好,焦炭第一輪提漲仍有可能落地。
煉焦煤增量:蒙煤大概有1000萬噸左右,山西增量不多。
(6)參與期貨情況
成熟企業有完備的研究分析團隊,對宏觀、海外風險、歐洲、美國衰退饒有興趣。
企業E:獨立焦化企業
(1)企業基本情況
2020年4月自拍賣市場買下,占地1067畝,焦炭產能220萬噸,配有450萬噸洗煤廠。目前公司建有2座5.5米搗固型焦爐,年產量110萬噸,計劃明年上馬6.25米焦爐,產能135萬噸。洗煤廠目前開了250萬噸。
(2)主要產品、生產工藝
主要產品為高硫焦炭。目前生產的焦炭均為濕熄焦,計劃今年7月投產一批乾熄焦設備,年底再投產一批,將現有濕熄焦全部轉換為乾熄焦。濕熄焦轉乾熄焦一是因為環保要求,因濕熄焦工藝對環境污染較大;二是乾熄焦價格更好,能比濕熄焦溢價370元/噸左右;此外乾熄焦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汽還可以發電,基本能覆蓋全廠區用電,還有些許富餘,富餘的可以並網銷售。據瞭解,一套乾熄焦設備需投入3億元左右。
附產品主要為焦油年產量4.5萬噸、粗苯1.3萬噸、硫銨1.2萬噸、硫磺0.3萬噸、LNG 8萬噸。
(3)上下游情況
上游:公司無自有煤礦,原料煤需要外採,主要是從呂梁周邊地區採,也有從內蒙採購的,公司附近煤礦比較多,且以瘦煤、主焦為主,品質較好。蒙煤用的少。定價方面,50%為競拍,50%為議價。
下游:公司生產的焦炭95%直供鋼廠,5%根據情況靈活調整,因貿易商不穩定,現在賣給貿易商的量非常少。焦炭主要銷往山西、河北還有南方的鋼廠,主要是火運。其中,銷往南方鋼廠的貨是用集裝箱裝,通過鐵路運至天津、濟寧港口再下水運往南方。結算方面,與鋼廠簽有長協,價格定一個基價,然後隨行就市,主要跟日鋼、河鋼的價格。
(4)庫存
目前公司焦炭0庫存,基本滿負荷生產。下游鋼廠焦炭庫存在7-8天左右,不多採。據瞭解上游煤礦正常生產,基本也沒有庫存。今年煤的中間庫存比去年低,因為貿易商更加謹慎,輕易不出手了。
(5)利潤
目前不含化產品焦炭利潤剛打平。
(6)市場看法
焦炭第一輪提漲3月份可能落不了地,平穩為主。鋼廠不缺貨,不著急採。後面能不能落地,還是得看鋼廠。未來焦炭價格走勢主要取決於鋼材需求。
煤的話,大會結束,3月15號以後,內蒙煤礦逐步復產。未來看還有往下走的空間。
(7)其他
目前(3月15日)河北鋼鐵企業利潤為70-80,目前利潤水平下,鋼廠在脫硫設備較好,工藝水平較高的前提下傾向於使用高硫焦炭,以降低成本;此外山西地區今年逐漸放開了露天礦的開采,預計煤炭供應存在一定增量;供應方面,部分焦化企業在完成乾熄焦設備改造後,限產比例將逐漸減少。
(8)期貨參與情況
暫時無期貨操作計劃,全力準備達產計劃產能,加快新設備投產,等待生產經營平穩後,有興趣參與期現業務。
企業F:焦鋼一體化企業
(1) 企業基本情況
為焦鋼一體化企業,涵蓋洗煤、焦化、型鋼、建材等鏈條。擁有120萬噸洗煤廠產能(重介)、300-350萬噸鋼鐵產能(3個450爐子、1個1250爐子)、240萬噸焦炭產能(頂裝、一級乾熄焦)。
(2)上下游情況
焦炭:無自有煤礦,生產焦炭所用焦煤需要外採,主要是從周邊150公里範圍內採購。焦炭對外銷售以鋼廠為主,主要是北方地區鋼廠,河北地區較多,少量銷售給貿易商。1個月焦炭對外銷售量大概10萬噸。對外銷售與提供給自有鋼廠的比例差不多是一半一半。目前焦炭限產20%左右,除了環保因素外,因頂裝成本較高,焦炭不賺錢,所以也有自發限產因素。
鋼材:產品主要是工業線,對標製造業,因基建尚可,整體需求還行。沒有建材類產品,建材需求也不好。
(3)庫存
焦炭:3000-4000噸。
焦煤:4-5天。
(4)市場看法
焦炭現在矛盾不大,整體平衡略寬鬆。投機貿易商來拿乾熄焦的基本沒有,因為成本高。下半年供應會逐步偏大。
企業G:獨立洗煤廠
(1) 企業基本情況
擁有120萬噸產能,工藝為跳汰。公司原來在汾陽有焦化廠,洗煤廠主要為焦化廠服務,後來焦化廠撤了,洗煤廠變成了獨立焦化廠。公司為大商所指定的焦煤交割倉庫。
目前市場上採購原煤比較困難,因為坑口一般都配有洗煤廠,賣精煤的多。介休市有150多家洗煤廠,但目前真正開著的沒幾家,行業利潤非常有限,開著的也主要是維持下游鋼廠的長期合作關係。公司計划下一步尋求更多的鋼廠客戶。
(2)主要產品
以肥煤、主焦為主,硫分在1.0-2.5,都是配出來的,單一煤不好做,因為原煤少、原料有限。目前公司自己洗一部分煤,也買一部分精煤。
(3)下游情況
主要銷售給河南的焦化廠,也有運到港口,銷售給沙鋼、以及南方一些鋼廠。結算方面,大鋼廠以招標居多,獨立焦化廠議價方式較多。
(4)庫存
目前公司焦煤有一點庫存,主要是跟下游簽了訂單,要備一點貨。因為煤礦主要還是保長協戶,小戶不好拿貨。如果錯過了向鋼廠的交貨期,就違約了。
瞭解的煤礦庫存也不大,別的洗煤廠以及中間貿易商焦煤庫存都不高。有的中間商即使庫存高一點也只是短期現象,下游目前在等,但並不是沒需求,總有要用的時候。
(5)焦煤交割情況
來交割的比較少,目前盤面大貼水,不配合。按照焦煤最新的交割指標,用蒙5+山西偏瘦煤基本能達到要求。混的話,最多成本降50-100應該就是極限了。
(6)今年高硫煤價格高的原因
外省的煤硫分可以控制,但強度不行,需要用山西煤的強度,所以多買山西高硫煤與當地低硫煤混,達到硫分要求,同時也滿足強度要求。
(7)市場看法
焦煤下行空間不大,下游庫存都很低。山西主焦、肥煤還是缺,因為要用它們的強度。澳煤價格高,而且主要是沿海地區用,影響有限。認為骨架煤抗跌,3月底還會漲價。邊際煤種主要看電煤。
企業H:洗煤企業
(1)基本情況
為洗煤企業,擁有3個洗煤廠,每個120萬噸產能,其中2個自有洗煤廠、1個與坑口合作洗煤廠(最開始有參股,投資2億元,後來坑口還錢之後撤出,繼續保持合作關係,距離公司很近)。
(2)主要產品
肥煤:A10、S1.8、V32以上、岩相0.13、0.1以下。
主焦:主要從呂梁拉過來,可單一也可簡混。簡混可以主焦+肥煤、主焦+瘦焦、或者主焦+1/3煤,揮發份接近的可以混。
(3)下游情況
下游直接對接終端鋼廠,無貿易商。主要客戶重鋼、寶鋼、四川達州鋼鐵、通鋼等。運輸鐵路為主,汽運只接受預付款。
(4)庫存
煤礦現在基本沒什麼庫存,今年跟去年比,貿易商少了很多,來詢貨的明顯少了。對洗煤廠來說,貿易商少了,原料相對好採一些。
公司每月最多從煤礦拉3萬噸貨,但下游給鋼廠的量是定的,所以想做庫存也很難。
(5)市場看法
焦煤現貨價格,靈石最近掉了50左右,但認為鬆動不了多少。靈石煤價格相對高於其他地區,主因靈石地區私人煤礦較多,只要有人拉煤,煤礦就不會往下調價格。未來焦煤價格還是看進口煤、鐵水產量。
對終端需求、鋼材需求整體偏悲觀。
(6)期貨參與情況
正在申請大商所焦煤交割庫,據瞭解初審已經通過。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