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烏克蘭東南部的四州(盧甘斯克(Luhanska),頓涅茨克(Donetska),扎波羅熱(Zaporizka),赫爾松(Khersonska))宣佈將於9月23日-27日間舉行加入俄羅斯公投。參考2014年克裡米亞公投,公投結果為贊成後,俄羅斯政府或將很快通過所有法律程序。歐美或將停止進口一切當地商品,並禁止任何企業在當地進行投資。
在此假設下,我們認為全球小麥市場缺口或將明顯擴大。
烏克蘭近年來在全球小麥貿易市場的總出口份額占8~9%,地位重要。而東南四州對於烏克蘭小麥的生產十分重要,對於玉米影響則極為有限,四州小麥產量合計占烏克蘭全國約20%。
USDA預測2022/2023的烏克蘭小麥出口量較2021/2022的1884萬噸下降至1100萬噸、產量自2021/2022的3301萬噸下降至2050萬噸。東南四州所占的20%烏克蘭小麥在公投後可能需要通過非烏克蘭途徑進行出口,且可能受到額外的製裁,加大出口難度。
按照最簡單的算法,220萬噸的小麥可能難以運出。與此同時,烏克蘭需要滿足國內需求,在俄烏衝突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下,烏克蘭小麥出口可能進一步縮減,給全球2080.65萬噸的預計出口帶來更大的缺口。
而目前黑海穀物協議的執行逐步步入正軌,較8月27日數據,出口速度提升明顯,有望在未來的月份里達到前期預期的出口速度。公投可能造成製裁升級,給本已複雜、困難的船運保險帶來新的變數,乃至對黑海穀物協議的有效執行造成負面影響。從而進一步擴大全球農產品供需平衡表中的缺口。
對於葵花籽、菜籽等油脂原料,東南四州的重要性同樣較高,葵花籽產量占比約20%,菜籽產量占比約12%。但公投及出口可能的限制對於供應的擾動可能難以傳導至國內盤面。
從進口數量來看,烏克蘭菜油出口對我國影響較小。當前烏克蘭菜籽收穫已完成,烏克蘭直接出口菜籽至歐洲,葵籽榨利較好,烏克蘭更願意留葵籽榨利在國內,有市場機構預估9月將有36萬噸烏克蘭葵油出口。
菜油2211合約相對強勢,我們認為主要是由於加籽新作播種進度整體偏慢導致收穫進度偏晚,港口擁堵導致裝船、船期延遲,國內菜籽到港可能推遲。
01 以史為鑒,東南四州公投的可能結果?
位於烏克蘭東南部的四州(盧甘斯克(Luhanska),頓涅茨克(Donetska),扎波羅熱(Zaporizka),赫爾松(Khersonska))宣佈將於9月23日-27日間舉行加入俄羅斯公投。根據塔斯社9月21日的報道,上述四州內83%、80%、72%、65%的受訪者贊成獨立入俄。
對於東南四州公投入俄的流程、未來可能遭受製裁的情況,我們通過參考克裡米亞半島在2014年公投入俄的事件。
1. 公投流程:2014年2月27日俄羅斯向克裡米亞派兵,並完成對當地控制。3月16日克裡米亞公投,以將近97%的贊成票決定脫離烏克蘭加入俄聯邦,3月18日,普京正式簽字,克裡米亞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完成了入俄的所有相關法律程序,3月25日,基輔政府宣佈從克裡米亞撤出軍隊。
2. 遭受歐盟製裁:克裡米亞公投後,歐盟各國對俄羅斯的能源、軍事、金融等行業進行了製裁,下令停止進口俄羅斯的部分產品。克裡米亞也同樣遭到了美歐的製裁,克裡米亞人民被禁止使用俄羅斯護照進入歐盟,歐美決定停止進口一切克裡米亞商品,並禁止任何企業在克裡米亞地區進行投資。
是故,從目前的信息與克裡米亞公投入俄事件來看,我們有以下推論:
1. 烏克蘭東南四州公投的結果較大可能是贊成,所有相關法律程序可能較快獲得俄羅斯政府的通過。
2. 東南四州完成公投後,對於俄烏衝突將可能造成升級,雙方都可能進一步提高動員等級,帶來更嚴重的地緣政治危機。
3. 東南四州完成公投後,歐美製裁再進一步是可以預見的,東南四州的商品出口、企業投資將遇到嚴重困難。
從CBOT小麥昨日起的大漲來看,市場對於烏克蘭糧食出口以及全球糧食、地緣政治危機持悲觀態度。
02 東南地區公投對烏克蘭糧食出口意味著什麼?
近期宣佈於9月23日-27日間舉行加入俄羅斯公投的東南四州,對於烏克蘭小麥的生產有著重要地位,對於玉米影響則極為有限,四州小麥產量合計占烏克蘭全國約20%。
對於全球糧食市場來說,烏克蘭的小麥、玉米出口對全球糧食市場的重要性是難以替代的。近年來在全球小麥貿易市場的總出口份額占8~9%(2020/21 總出口量2.03億噸中占約1685萬噸),而在玉米貿易市場的出口份額則要更大。
在USDA(9月12日)將2022/2023的烏克蘭小麥出口量較2021/2022的1884萬噸調降至1100萬噸、產量自2021/2022的3301萬噸調降至2050萬噸的前提下,東南四州的公投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小麥市場的緊張。
東南四州所占的20%烏克蘭小麥在公投後可能需要通過非烏克蘭途徑進行出口,且可能受到金融結算,保險系統與貨物運輸方面的製裁,致使出口遇到更大的困難。按照最簡單的算法,220萬噸的小麥可能難以運出。
與此同時,烏克蘭需要滿足國內需求,在俄烏衝突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下,烏克蘭小麥出口可能進一步縮減,給全球2080.65萬噸的預計出口帶來更大的缺口。
03 正軌能否維持?黑海糧食協議追蹤
我們在前期報告《【建投航運專題】近水遠渴-如何看待黑海糧食協議》已經提過:從8月27日的數據來看,黑海糧食出口的四方協議對解決全球糧食危機的幫助較為有限。在沒有保險等金融、政治領域轉機的前提下,俄烏兩國的農產品、肥料出口依舊困難重重,不僅拖累了2022年的糧食供給,更可能加劇2023年的糧食供給不足,可能為對應的大宗商品帶來額外的支撐。
截至9月12日,四方協議共保證了122班自烏克蘭出發的,144班前往烏克蘭的船隻安全完成航程,共有超過270萬噸糧食與農產品從黑海的三座協議港口發出。
單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四方協議下糧食出口的速度依舊低於預期的每月200萬噸到500萬噸,但較8月27日數據,出口速度提升明顯,有望在未來的月份里達到前期預期的出口速度。
而從流出烏克蘭農產品的去向來看,絕大部分依舊運往那些有足夠經濟能力的歐洲、亞洲國家,供其調整自身的供需平衡表,僅有極少部分在聯合國糧食項目(WFP)協調下,運往非洲的欠發達國家。
基於世界銀行的收入標準,圖表3中國家的埃及、伊朗、印度、黎巴嫩、與蘇丹、肯尼亞、吉波提、索馬裡、也門屬於低-中低收入國家,接受了約28%的出口糧食。
在黑海穀物協議整體逐步走上正軌的背景下,公投可能造成製裁升級,給本已複雜、困難的船運保險帶來新的變數,乃至對黑海穀物協議的有效執行造成負面影響。從而進一步擴大全球農產品供需平衡表中的缺口。
此外,製裁的潛在升級可能進一步阻斷俄羅斯農產品、肥料向全球市場的供給,為本產季及未來產季的農產品價格重心形成推動力。
04 對菜籽菜油影響有限
對於葵花籽、菜籽等油脂原料,東南四州的重要性同樣較高,葵花籽產量占比約20%,菜籽產量占比約12%。但公投及出口可能的限制對於供應的擾動可能難以傳導至國內盤面。
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未有烏克蘭菜油到港國內,21年全年僅從烏克蘭進口5.6萬噸菜油。從進口數量來看,烏克蘭菜油出口對我國影響較小。當前烏克蘭菜籽收穫已完成,烏克蘭直接出口菜籽至歐洲,葵籽榨利較好,烏克蘭更願意留葵籽榨利在國內,有市場機構預估9月將有36萬噸烏克蘭葵油出口。
菜油2211合約相對強勢,我們認為主要是由於加籽新作播種進度整體偏慢導致收穫進度偏晚,當前溫哥華港口需排隊等待菜籽裝船,9月船期裝船出現延誤,國內菜籽到港可能推遲。在菜油、菜籽近月到港偏低背景下,菜油近月合約繼續偏強運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