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四川調研報告

2023-03-22 09:56 0 views

報告要點:

供應:母豬產能方面,今年同比去年增幅不少,預計在10個點以上,但從飼料等數據看,1-2月份環比有所減少。目前川內出欄和屠宰均重同比去年偏大約2-3kg。2-3月二育形成一定規模,目前有所減少,預計價格下降後還會再進,二育目標指向4、5月份,但如果價格不理想也會往後壓,最遲不超過7、8月份。年前大豬仍未出盡,還剩約不到10%,這批豬大概率會在4、5月份出掉。

消費:疫情放開,消費有所恢復,但不及預期,整體偏淡。年後屠宰量偏大有一大部分由凍品入庫來貢獻,但不同屠企凍品庫容率以及入庫積極性存在差異,部分看好食品工業的恢復以及後期價格,部分則相對謹慎,但整體看今年入庫量明顯大於去年同期。

疫病:四川非瘟以及仔豬腹瀉等環比有所抬頭,但同比整體不算嚴重。

展望:年後屠宰量偏大,價格未跌破現金流成本導致產能並未出清,當前體重同比仍偏大,後期還有二育出欄來施壓,對上半年價格仍略偏悲觀。對下半年價格有分歧,整體看比上半年好,但也不認為有大的行情。

01

3月14日上午,某專業育肥戶

養殖模式:選擇仔豬專業育肥為主,二育很少,不參與自繁,認為風險大。目前4人管理11000頭豬,遠期目標2萬頭,代養為主,小部分自負盈虧。外省入川,選擇四川因為政府支持,空欄多,非瘟等疫病相對少發。欄舍全部租賃,8棟,頭均面積約1.2平米。批次養豬,豬同源,不存在追加的防疫成本。仔豬、飼料來源為集團。

盈利模式:代養方面,與集團簽約,育肥成本7.75元/斤,低於7.95元/斤按7.95元/斤簽,7.95-10元/斤,集團與個人5:5分成;高於10元/斤,集團與個人6:4分成。個人通過提高存活率,降低料肉比來提高業績。

市場觀點:認為今年價格高點在10月份附近,屆時會出一批豬,並再進一批,批次出欄,不過分判斷行情。認為目前專業育肥戶正成為生力軍,以後對市場影響會加大。

02

3月14日上午,川內某中型屠宰企業&食品廠

消費和凍品入庫:疫情放開後,今年節後消費同比明顯增加,主要是餐飲拉動,環比因為是淡季有所回落。近期屠宰量有所下滑,主要是做凍品的少了,認為凍品在豬價7.5元/斤以上會減少,8元/斤以上因為沒利潤會停止,跌到7元/斤以下又會增加。該屠宰場凍品的最大庫容為2000噸,目前庫容率50%,會在1年以內出掉,外銷為主,包括加工廠,餐飲,隨行就市。屠宰場鮮品70-80%供小批發商,針對案板,其餘針對餐飲、學校。

消費規律和非瘟:四川地區豬肉消費的季節性,2、3、7、8月,淡季;4、5、6月正常;9、10月正常,下半年9月以後消費恢復,11、12腌臘季,乾兩個月是一年。目前四川豬病不多,認為非瘟後抵抗力變強了。

行情判斷:今年節後反彈的三大支撐因素,消費、凍品、二育,目前後二者已經熄火,消費本來是淡季,支撐力度不足。認為今年豬價會拉長周期,集團不會大縮量做好人,上半年相互耗,7月之前沒有行情,下半年有行情也不會走多高,認為高點在9-10元/斤,極限不會超過12元/斤。

03

3月14日下午,某大型養殖集團

集團趨勢:計劃未來每年出欄量仍會維持與往年持平的較快增速。目前引進的加系新品種,PSY以及料肉比仍有進步空間,將為集團降本增效,同時令生產效率仍有提高空間。

疫病:目前西南地區受非瘟影響程度不大,未來要看7、8月份的雨季;從全國的情況看,環比多了一點點,同比去年多的明顯一些,但遠不及前年;從病毒本身看,非瘟毒力越來越弱,處理方式也越來越成熟。另外目前川內受仔豬腹瀉的影響嚴重一點。最後,不管疫病如何影響,目前上後備產能的速度都是很快的。

川內產能:從川渝大數據中心的數據看,2月份母豬環比減1.3%,同比增加13%,產能恢復較好,母豬環比減少主要受價格偏低影響導致的產能去化,集團監測到的1、2月份飼料數據也下降不少。歷史上四川在非瘟前是全國的高價區,每年需要外調1000萬頭豬入川,但非瘟後成為全國低價區(1、2、3季度都是低價區,4季度又成為高價區),基本不需要外調,主要原因是近幾年受非瘟影響小,吸引資本進入,產能擴張非常快。

產能恢復的看法:從集團監測的數據看,去年3月份仔豬出生數開始增加,早於母豬存欄開始增加的5月份,主要原因是21年下半年開始母豬種群的更新導致生產效率更高,這也是去年底供應比多數人預期更過剩的主要原因。但是,22年二元對三元的替代已經接近尾聲,雖然目前行業效率仍有提升的空間,但已經不大,因此未來再出現仔豬數據和母豬數據劈叉和打架的可能性較小。

仔豬上漲:原因有幾個,1、有一些奔著後期行情去的,主要原因是看到節後屠宰量偏高,價格不跌。2、目前600元以上的仔豬對應於18元/公斤以上的成本,因此現在抓仔豬的少了。3、專業育肥戶增多,自繁減少導致賣仔豬的變少,行業結構的改變令仔豬走俏。

行情判斷:前期市場對今年消費恢復抱有較高期待,但實際不如預期,預計消費同比僅有4-5%的增幅。目前凍品入庫、二育已經放緩,短期比較擔心3、4月分至5月初的行情,因為一是體重同比仍偏高,約有2-3公斤/頭的增量,年前產能並未出清,今年未恐慌是因為目前價格仍在現金流成本以上,但也會導致磨底的時間更長。二是2月份進的二育會在5月前出來造成壓力。以上兩股供應都奔著五一至端午行情去的,因此有壓力。但如果市場就這麼耗著不跌,6月以後最後觀望的二育也會進場,但對行情的拉動作用就沒那麼強,可能以小反彈為主。

04

3月15日上午,集團下屬規模養殖企業

企業概況:當前基礎母豬約1.3萬,後備母豬0.4萬,目前PSY23左右,目標25,去年22。去年出欄20萬,今年預計35萬,明年預計40-50萬,企業規模會按計划進行,不會根據行情調整,沒有資金壓力的制約。

其他指標:企業今年大部分仔豬為自繁,去年約20%外購,目前仔豬成本約420元/頭,認為當前約600元/頭的仔豬價偏高,大概率會下來。企業飼料大部分為自用,目前全成本約8.5元/斤,生產成本約8元/斤。企業根據日齡均勻出欄,約185±7天,特殊情況也會根據價格靈活調整。目前出欄體重在130kg左右,去年同期約120-130kg,目前料肉比約2.7,目標2.6。

疫病:川內目前確實多了一些,但不害怕,因為目前毒性不高。

行情判斷:行情會往上走,不是因為豬瘟,是因為行業去年以來沒有完全恢復過來,價格繼續維持低位邏輯不對,加上疫情放開後續費恢復,但也不要過多期待,成本線8.5元/斤以上,應該空間不大。

05

3月15日下午,成都近郊屠宰廠

消費及凍品:整體消費還是不及預期的,因為經濟沒完全恢復。凍品入庫導致屠宰量增加,沒凍品入庫的話減1/3-1/2。去年10、11月份每天僅宰800頭,進入12月以後上升到2200頭/天,目前回落到約1300頭/天的正常水平,其中1000頭鮮品銷售,300頭入庫,去年同期的屠宰水平是每天1000頭,去年同期做凍品的很少。目前公司約有凍品庫存1000噸,設計庫容1.2萬噸。

上下游:豬源主要來自於廣元、德陽等地的規模養殖企業,本地豬已經很少,與豬販子合作。今年體重與去年同期持平,主流130-140kg。今年宰的小豬少,說明疫病不嚴重。

06

3月15日下午,眉山貿易商

消費和凍品:開年後消費比較弱,預計少了10-20%,目前做凍品的不多,非瘟、PED等豬病不嚴重。

二育和體重:四川二育集中在2月5-20日,進場體重在110-120kg,多數錨定在五一前後出欄,但如果行情不理想,也會後移。年前大豬還有,但不多,約10%。今年體重增加不少,基本是120kg的大豬,去年同期約110-120kg。1、2月份飼料消費下降約10-20%。

07

3月16日上午,某規模屠宰企業

屠宰規模及凍品:去年屠宰量40萬頭,今年預計50萬頭,明年60萬頭。去年同期日宰1000-1200頭,今年日宰1800頭以上,多出的部分主要做凍品,價格在8元/斤以下會考慮做凍品,7.5元/斤以下大膽做。積極做凍品還有一個原因是下游食品工業恢復迅速,需求量大。企業鮮銷和凍品的比例在8:2,目前凍品庫存在5000-6000噸,目標10000噸。下游流向50%營養餐(包括學校、部隊、事業單位等),門店20%,批發零售30%;上游豬源主要來自於集團廠,其次是中小養殖場,散戶豬很少,今年屠宰體重與去年持平。

行業判斷:二育的走向看5、6月份有壓力,消費恢復並不及預期好,主要經濟沒完全恢復,川內豬瘟不嚴重。對今年價格偏悲觀,認為短期價格平穩為主,下半年供應很大,消費一般。

08

3月16日下午,綿陽某規模屠宰企業

企業規模:設計產能年60萬頭,目前年宰30萬頭,當前日宰800頭(其中鮮品500頭,入庫300頭),去年同期日宰300-500頭,腌臘季日宰1000-1200頭。

凍品:目前凍品庫存1000噸,總庫容在幾萬噸,不看好所以做的量不大,超過8元/斤會停止入庫,所有凍品會在年內出掉,去年凍品量不及今年,但去年4月低價區有入庫。川內凍品庫容比例在30-40%。消費今年不好,主要還是經濟問題,加上消費習慣的改變。

體重及上下游:今年屠宰體重偏高約5kg,中豬(120-140kg)比較多,標豬(110-120kg)偏少。從上游養殖集團反映:不好賣豬,沒有壓欄的底氣,有被迫增重現象,體重環比在增加,豬多賣不掉。上游主要面向集團廠和中小養殖戶,不收散戶豬,約70%來自於集團內部,30%從貿易商採購。下游商超20%,學校20%,門店20%,批發商占40%。

產能及二育:去年4、5月份,母豬宰量明顯增加,今年不明顯,說明去產能情況不突出。周邊豬病情況正常,不嚴重,宰小豬的不多。周邊2月中下旬至3月二育增加,最近二育很少,預計集中在5月初出欄, 預計不會壓到6、7、8月,因為天氣太熱。消費方面,川內9月以後開始增量,上半年沒有旺季。

09

3月17日上午,某在川規模企業

西南養殖規模:雲貴川母豬約6萬頭,育肥豬15萬頭;其中四川母豬3萬頭,育肥豬10-12萬頭。

其他指標:今年PSY有所提高,出欄均重方面,今年體重比去年高約3公斤左右,在120kg左右,基本不壓欄。完全成本在8-8.1元/斤。最近一直在賣仔豬,2月份銷售11萬頭,3月份計劃9萬頭,近期仔豬漲價是因為抓豬的多(銷往北方的多,因其散戶多),川內15kg仔豬成交基準價530元/頭。

二育和大豬:今年二育啟動比較早,目前有所下降,但價格回落會再進,這批豬目標等4、5月份,行情不好就不出,取決於未來價格,最遲可壓到7、8月份。年前大豬未完全出清,但最遲4、5月份會出。

10

3月17日上午,綿陽某規模屠企

企業規模:設計產能200萬頭,去年屠宰60萬頭,今年計劃屠宰80-85萬頭。目前日屠宰2000頭,去年同期3000頭,鮮品和分割各50%。

凍品:庫容1萬噸,目前凍品庫存2000-3000噸,14元/公斤以下會大量入庫,15元/公斤以上會減量,16元/公斤以上不入。加工廠的凍品需求量增加比較明顯。

體重、消費和豬病:今年屠宰均重在122-123kg/頭,去年同期在120kg附近。疫情放開後消費提升幅度不大,因為經濟情況不好。豬病情況:四川非瘟少,北方多一些,感染率約10-20%。

上下游情況:上游豬源主要是集團和大型養殖場,與貿易商聯繫的占比60-70%。下游分割和白條各占比50%,去向主要是川渝,其中商超占比最大,農貿占比相對較小。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