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以來,PVC經歷了一波連續下跌,從高點8733元/噸下跌至最低8150元/噸,宏觀、中觀以及微觀層層壓制。如果說上周外盤報價的大幅下跌只是先聲奪人的拿走了PVC現實端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那麼預期的一次次落空則是徹底擊垮了多頭最後的掙扎。上期視點說到屬於地產和PVC的輝煌時代均已過去,本期視點將從中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來簡析新周期背景下PVC面臨的重重壓力。
1
中觀:疲軟態勢未改
宏觀相對敏感,本文不做過多表述,援引經濟工作會的用語就是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仍在加劇。近期的某會議也將就業和物價放在優先位置,而對貨幣寬鬆的態度仍偏謹慎。整體來看,目前經濟壓力仍然較大,寬信用之路仍然坎坷,後疫情時代工業品的交易邏輯也將逐步回歸到需求收縮和預期轉弱等因素。
中觀上,房地產疲軟態勢仍未獲得實質性改善,行業邏輯也已經從“政策是否寬鬆”轉變為“政策能否有效”。短期看疫情影響將持續存在,隨著市場對經濟增長和收入水平的預期降低,投資性需求也隨之降低,而支付力和房價的透支也早已削減了剛需的潛力。即使樂觀預計政策刺激有效,考慮到政策底到市場底還有3-6個月的時滯,未來1-2個月地產形勢依舊難言樂觀。中長周期看,隨著城鎮化進程在放緩以及人口老齡化、少子化時代的到來,房地產將面臨長期嚴峻考驗,下行趨勢難以逆轉。
考慮到地產與螺紋、玻璃以及PVC等商品高度相關,地產周期的下行也預示著相關品種未來在需求端難有更多的期待,更多要靠自身供給減量和刺激出口來維持供需的平衡。
圖1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統計
數據來源:Wind、中糧期貨研究院整理
圖2 65歲及以上人口情況及占比
數據來源:Wind、中糧期貨研究院整理
2
微觀:需求發力難期
關於PVC外需部分的表述上一篇視點已經分析過,這裡不再贅述,核心觀點就是未來原料和製品出口持續下滑均是大概率事件。PVC內需今年以來受困於疫情和地產影響表現較差已是不爭現實,之前還有上海復工預期和政策預期能給予多頭信心支撐,可隨著疫情的多點開花和釋放的信號偏離市場預期,所謂的預期被證明也不過是一場皇帝的新衣。
既然出口和預期轉弱已成大概率事件,那麼單靠PVC內需自救能不能重現昔日輝煌,答案是:很難。國內PVC1-4月累計表需685萬噸,累計同比-3.43%,由於PVC下游需求超過50%都是跟地產相關,面對整體形勢和地產的重重壓力,PVC也難以獨善其身,弱現實大概率仍將延續。即使最樂觀估計6月開始下游需求後面會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也難以彌補1-5月份內需減量和後期出口下滑帶來的影響,年度需求下行的態勢難以扭轉。未來多空雙方可能將更多圍繞出口窗口(需求端增量可能)和PVC電石法外採加工利潤(供應端減量可能)來定義上下安全邊際。
圖3 PVC表觀消費量統計
數據來源:鋼聯、中糧期貨研究院整理
圖4 PVC出口數量統計
數據來源:鋼聯、中糧期貨研究院整理
屬於地產和PVC的輝煌都已經過去,預期一次次的落空也使得未來難有更多期待。面對需求收縮和預期轉弱的新周期背景,處於下行階段的地產和PVC此後也註定偶有反彈難有反轉。漫漫熊市路,且彈且珍惜。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