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和瑞士央行上周均加息50個基點,符合預期,但市場正在磨煉其不斷變化的基調。
美聯儲上周四加息50個基點,將利率上調至15年來的最高水平後,市場反應消極。這標志著與前四次會議相比有所放緩,在那四次會議上,美聯儲實施了75個基點的加息。
然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儘管最近有跡象表明通脹可能已經見頂,但將通脹拉回至可控水平的鬥爭遠未結束。
鮑威爾在上周三的新聞發佈會上說:“人們真的預計,服務通脹不會這麼快下降,所以我們必須堅持下去。我們可能不得不加息,才能達到我們想要達到的目標。”
上周四,歐洲央行也採取了同樣的做法,也選擇了較小的加息幅度,但表示需要進一步“大幅”加息,以遏制通脹。
英國央行也實施了50個基點的加息,並補充說,如果通脹壓力開始變得更加持久,它將“強有力地應對”。
德意志銀行外匯研究主管GeorgeSaravelos表示,主要央行已向市場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即”金融狀況需要保持緊張”。
他說:“我們在2022年初寫道,這一年都是關於一件事:實際利率上升。既然各國央行已經實現了這一點,2023年的主題就不同了:防止市場做相反的事情。在通脹疲弱的前提下購買風險資產是自相矛盾的:由此帶來的金融狀況寬鬆會削弱通脹疲弱的論點。”
Saravelos說,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央行和美聯儲將重點從CPI明確轉移到勞動力市場是值得註意的,因為這意味著商品的供應側變動不足以宣佈“任務完成”。
Saravelos總結說:“2023年的總體信息似乎很明確:各國央行將推回更高的風險資產,直到勞動力市場開始轉向。”
全球央行貨幣緊縮轉入下半場,但通脹仍然是擺在各大央行面前的棘手問題,這也預示著加息周期遠未結束。
全球通脹正在築頂回落,但美英歐通脹仍遠高於其央行設定的2%的長期通脹目標,距離恢復物價穩定“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由美聯儲領銜的全球央行緊縮風暴,正在以“經濟放緩”為代價平抑通脹。高企的通脹和不斷上升的利率給多國經濟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悲觀情緒正在加劇。
根據IMF和OECD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主要發達經濟體中的歐元區、英國經濟面臨較大的增長壓力。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