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好轉 豬價反彈

2023-03-10 09:52 0 views

一、行情回顧

2月生豬現貨在經歷過短暫的低位震蕩後後開始連續反彈,背後驅動因素為行業預期見底後投機性養殖入場改善短期供需格局。具體來說,節後隨著豬價連續下跌,豬糧比跌至一級預警區間,凍豬肉收儲政策重啟,同時,屠宰企業亦在14元附近加大分割品入庫的力度,使得行業逐步形成14元即為本輪下跌周期的底部的共識,而隨著疫情防控的放開及政策層面更多關註刺激經濟,後期豬肉消費預期回升,豬價中期改善的預期較強,由此激發出了二次育肥的熱情。期貨來看整體表現為近強遠弱,其中5月合約領漲,帶動5-9價差走高。

圖:生豬期現貨價格走勢圖

數據來源:WIND 國信期貨

二、生豬產業動態

1、能繁母豬存欄繼續回升 結構不斷優化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截至12月底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390萬頭,連續八個月回升,較4月的低點增加5.1%,這一水平相當於官方給定的正常保有量的107%,產能大幅增加。對於1月來看,由於豬價連續大幅下挫,草根調研反映母豬淘汰量環比明顯增加,預計1月母豬存欄環比將有所下降。從結構來看,根據涌益咨詢的統計,截至1月,樣本企業的二元母豬存欄占比89%,三元母豬占比為11%,整體結構較8、9月有所提升。

圖:能繁母豬存欄變化(單位:萬頭)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我的農產品 涌益咨詢 國信期貨

圖:母豬存欄結構(單位:%)

數據來源:涌益咨詢 國信期貨

2、仔豬出生環比下降,生豬存欄回到較高位

根據涌益咨詢的統計,2023年樣本企業仔豬出生數量環比有所下降,主要是受窩均產仔數下降影響,但由於前期母豬存欄有一定恢復,整體仔豬出生量仍處於偏高水平。從生豬存欄來看,生豬存欄從2021年底見頂後連續下降,到6月前後見到低點,也基本也仔豬出生數據所指示的變化趨勢一致。而根據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22年12月全國生豬存欄量為4.526億頭,較2021年12月的4.49億頭增加334萬頭,國內生豬存欄恢復勢頭良好。

圖:樣本場仔豬出生數據(單位:萬頭)

數據來源:農業部 涌益咨詢 國信期貨

圖:生豬存欄變化趨勢(單位:萬頭)

數據來源:統計局 國信期貨

3、豬料產銷環比回落 教保料跌幅尤其明顯

根據涌益咨詢的調研,樣本企業1月豬料產銷量下降12.8%,連續兩個月下降。分品種來看,育肥料下降幅度最大,1月環比減少幅度為14.5%,連續兩個月保持在兩位數的環比下降幅度;教保料下降幅度為9.5%,連續三個月環比減少,且幅度呈現加大的趨勢。從母豬料來看,後備母豬料和其他母豬料都出現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

圖:豬料產量(單位:萬噸,2022年9月後為推測值)

數據來源:飼料工業協會 國信期貨

圖:豬料銷量變化(單位:%)

數據來源:涌益咨詢 國信期貨

4、宰後均重下降有所減緩 肥標豬價差穩定

根據卓創資訊的統計,宰後均重連續三周回落,但同比仍處於較高水平,表明整體市場上的豬依然偏大,肥標豬價差在2月維持相對平穩的狀態,整體波動變化較小,但同比上年仍處偏低水平。總體來,相對於1月來說,均重出現下降,肥標豬價差回升,表現市場上大肥豬比例可能環比減少,意思著前期壓欄及二次育肥形成的大豬有一定程度的消失,但從歷史對比來看,可推測大肥豬出清的進程依然較慢。

圖:卓創生豬宰後均重(單位:公斤)

數據來源:卓創資訊 國信期貨

圖:肥標豬價差(單位:無)

數據來源:國信期貨 我的農產品

5、屠宰量快速回升 毛利有所回落

根據卓創監控數據,2月以來,國內樣本企業生豬屠宰量快速上升,相對於去年同期來說,回升幅度明顯回快,但從鮮銷率指標來看,終端走貨恢復較慢。從屠宰毛利來看,1月毛利沖高回落,2月隨著豬價的反彈,毛利進一步壓縮,但相對於過去五年來看,總體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

圖:樣本企業春節前後150天屠宰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卓創資訊 國信期貨

圖:生豬屠宰毛利(單位:元/頭)

數據來源:卓創資訊 國信期貨

6、屠宰企業抄底凍品 庫存繼續回升

根據海關數據,2022年12月國肉豬肉產品進口總量20萬噸,豬肉及雜碎進口為31萬噸。2022年1-11月國內豬肉進口總量達到182萬噸,較上年同期371萬噸明顯減少。不過,從月度對比來看,下半年豬肉進口量環比逐月增加,這反映前期豬價上漲的對進口刺激作用。從凍肉庫存量來看,根據卓創資訊統計,2月以來,國內凍品庫存連續回升,反映部分屠宰企業開始逢低分割品入庫。

圖:豬肉進口量(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國信期貨

圖:國內凍品庫存(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涌益咨詢 國信期貨

7、豬肉消費季節性恢復 但恢復程度仍較有限

春節以來,國內交通、客運量快速恢復,場景消費也重新回到較高水平,各城市商場亦多回到此前熱鬧的狀態,加之機關、企業、學校回歸正常,豬肉消費亦有明顯的改善。從主城市的批發市場的豬肉成交量來看,春節之後豬肉成交量都已經超過了2022年同期的水平,但較疫情之前的2019年仍有明顯的差距。這表明在經過三年疫情衝擊後,居民消費能力及意願的恢復仍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圖:佛山中南市場生豬成交量(單位:頭)

數據來源:統計局 國信期貨

圖:北京市批發市場白條豬日上市量(單位:頭)

數據來源:北京發改委 國信期貨

三、結論及行情展望

從供應來看,能繁母豬存欄絕對值提升及結構優化,提高了生豬的供應彈性,長期角度將壓低未來豬價的估值;而以仔豬出生數據來看,生豬供應仍處於增長中,但預計在後期增速有所降低,中期供應壓力有邊際緩和的可能。從需求來看,春節之後整體消費季節性恢復較快,主要批發市場豬肉成交量都已經超過了2022年同期的水平,但較疫情之前的2019年仍有明顯的差距。這表明在經過三年疫情衝擊後,居民消費能力及意願的恢復仍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屠宰企業凍品庫存及二次育肥入場帶來了一定投機性需求,改善了短期的供需矛盾,導致了豬價的反彈。對於後市而言,決定豬價能否繼續反彈的關鍵點在於樣本仔豬出生增速減緩帶來未來肉豬供應壓力減輕程度、消費是否進一步回升及二次育肥出欄的節奏,但目前市場情緒回暖,加之新增利空因素不多,預計豬價低位支撐效應明顯。操作上,震蕩思路對待。

Leave a reply